新闻动态

“6·18”购物节已拉开帷幕,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促销活动,消费者在享受优惠的同时,也需警惕消费陷阱。揭阳市消委会、揭阳市市场监管局温馨提示广大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,合理规避购物陷阱。
一、理性规划消费,切勿盲目囤货

1.提前制定购物规划,列清单,做预算,按需购买,避免因“凑单”购买闲置商品;食品、化妆品等注意保质期,避免因贪便宜过量购买导致的过期浪费;拒绝超出自身经济能力的消费。
2.选择简单适度包装的商品,不选购、不使用过度包装的商品,尽可能减少包装物的消耗和污染。
二、选择正规平台,警惕交易风险

1.优先选择经营资质齐全、信誉良好、管理规范、售后完善的电商平台或商铺。
2.仔细核实商家的营业执照、许可证等相关资质。通过店铺信用、商品详情、卖家评价、网络搜索店家信息等综合评估,以确保交易安全。
3.可选择利用“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”等平台进行商家信息的核实,确保所选商家的正规性和可靠性。
三、看清促销规则,避免虚假优惠

1.利用比价工具核对商品历史价格,警惕商家虚构原价、虚假折扣。
2.注意优惠券使用限制,“部分满减”“红包”“赠品限量”可能设有限制条件,付款前需确认是否叠加使用,避免优惠失效或凑单反被坑。
3.预售模式需区分“定金”与“订金”。一般原则上订金可以退;定金则不能退,但定金满足一定条件的可以返还。
四、细辨直播带货,规避诱导风险

1.下单前先综合了解下主播所推荐商品的来源、功能、质量、效果及价格等信息。注意识别“刷单炒信”行为,仔细查看商品详情页参数、用户真实评价等多维度信息。
2.要求主播展示商品实物细节、检测报告(如化妆品成分表、家电能效标识),授权证书等证明文件。
3.警惕绝对化用语,如“全网最低价”“限量秒杀”;防范情感营销诱导,避免因支持“偶像”“家人”等情感因素冲动消费。
五、慎选重点品类,做好验收环节

1.药品认准“OTC”,保健品认准“蓝帽子”标识,核对保健食品注册号、备案号,根据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、适宜人群、不适宜人群等信息科学选择,谨防虚假夸大宣传。
2.购买生鲜食品,优先选择标注“全程冷链”“到货时效承诺”的商家,避免因物流延误导致变质。签收时当场查验包装是否破损,商品是否解冻、腐坏,并拍照录视频留存证据,发现问题立即联系商家止损。
3.大件家电及电子产品查验产品合格证、3C认证、保修卡及机身防伪码,通电测试功能,拒绝“先签收再验货”的不合理要求;保留发票及完整包装,以便后续退换货。
4.购买游戏点卡、会员权益、在线课程等虚拟商品,提前确认使用期限、适用范围及退改规则。
5.选购跨境商品时,需确认是否符合国内标准;尤其是宣称“功能”的进口食品,其管理方式可能与我国不同,应谨慎购买。
六、防范支付陷阱,保护个人信息

1.网购支付应使用平台官方渠道或正规第三方支付工具,避免脱离平台私下转账。选择对公账户付款,拒绝通过个人社交账号、临时链接交易,不泄露银行卡号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。
2.不点击陌生链接,不扫描来历不明图片,不登录未知网站,警惕“退款理赔”电话或短信,谨防“钓鱼”诈骗。
3.留存支付款截图及订单详情,发现异常立即联系平台或银行冻结账户。对未经同意的营销短信通过退订功能减少骚扰。


若遇纠纷,先积极与商家协商,协商无果时,可立即拨打12315、12345热线,或通过微信、支付宝、百度等搜索登录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、全国12315平台进行投诉,或向当地消协、监管部门反映。
Powered by globalsport安卓下载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